瑜珈與越野跑,看似是兩種極端的運動,一靜一動、一內向一外放,但在 Agnes的日常中,這兩者卻完美交融。她說:「瑜珈讓我穩定與復原,越野則給我自由與專注。」現在便為各位帶來一段身體與自然的對話,也是一趟從練習走向生活的旅程。

 

目錄

一、一切從「身體的好奇心」開始

二、為什麼跑山的人,更該練瑜珈?

三、倒下來之後,也可以站得更穩

四、跑者也能愛上的瑜珈練習日常

五、練習的終點,是更認識自己

六、編輯偷偷說

 

一、 一切從「身體的好奇心」開始

2011Agnes的瑜珈旅程從一次朋友的邀約開始。她原以為瑜珈只是靜靜打坐,沒想到那堂課徹底顛覆了她的想像,也開啟了她對身體與呼吸的全新探索。四年後,她完成瑜珈師資培訓,雖然當時並不打算教課,但分享的種子已悄悄埋下。

越野跑的加入也很自然。從18歲開始跑步的她,一直與山有著連結。隨著時間,她將跑步與瑜珈融合,讓身體的節奏與自然同步。

她說:「在山裡跑步,是一種移動中的冥想。我必須完全專注在每一步、每個呼吸,否則就會被樹根或石頭絆倒。當下就是全部。」

 

二、為什麼跑山的人,更該練瑜珈?

Agnes相信,瑜珈讓她的跑步更穩定、更長久,也更少受傷。

瑜珈中很多單腳與平衡的動作,像是戰士三式或老鷹式,能有效強化腳踝與膝蓋——這些恰好是跑山時最常受傷的部位。而核心訓練像是船式,則幫助她在顛簸的山路中維持穩定姿勢。長跑後,她也一定會倒立,幫助腿部排水與身體循環。

她說:「我真的相信瑜珈能縮短復原期。每次身體出狀況,我都靠它恢復得更快、更穩。」

 

三、倒下來之後,也可以站得更穩

2018Agnes在攀岩時不慎摔倒,造成三條膝部韌帶完全斷裂。那段時間她幾乎無法走路,但仍堅持「爬」上瑜珈墊。

一開始,她只能坐著進行呼吸練習,甚至試著將氣息導向膝蓋以緩解疼痛。接著,她在輔具協助下練習倒立,之後又慢慢回到平衡與腿部強化的動作。

這段復健過程,更像是一種身體與心靈的重建。她笑說:「我真心覺得物理治療應該把瑜珈納入正式課程!」

 

四、跑者也能愛上的瑜珈練習日常

Agnes特別推薦幾個她最常做的動作,幫助提升跑步時的穩定性與恢復力。

像是椅子式、戰士二式與戰士三式,都是她增強腿部與臀部力量的首選。老鷹式與船式則幫助她訓練核心與平衡感。

長跑結束後,她會透過動態貓牛式活動脊椎、做下犬式來伸展小腿與肩膀。半劈腿能溫柔伸展腿後肌群,而仰躺扭轉與四字式,則是她放鬆臀部與下背的祕密武器。

這些動作不需要花很多時間,但長期做下來,身體的回饋會讓人驚艷。

 

五、練習的終點,是更認識自己

如果你也曾在跑步中找尋平靜,或在瑜珈中感受到力量,Agnes的故事也許會讓你產生共鳴。

她在南非拍攝了一段25分鐘的Vinyasa Flow練習,專為跑者設計,結合脊椎流動、髖部開展、核心強化與腿部穩定,讓身體在節奏中恢復、也再次蓄力。想找回呼吸與步伐的節奏?這絕對是一支值得收藏的練習!

點此了解

 

六、編輯偷偷說

Agnes給我們一個很美的提醒:練習不只是為了變強,而是為了回到最初的自己。

瑜珈,是我們在大雨中找回內在太陽的方式;越野跑,是我們在喧囂中找回自然心跳的節奏。這兩種練習,都是我們更好認識自己的路。

也許你不一定是跑者,也不一定是瑜人,但如果你願意傾聽身體的聲音,這條路就會自然展開。各位發現自己的路了嗎?別擔心,摸索的過程才是最有意義的!

 

另外也別忽視保護以及支撐足部的最佳功臣:越野跑襪

ROCKAY 越野跑襪陪你征服每一道陡坡,踏上不一樣的山巔風景!

 

你可能也有興趣:
延伸閱讀 >> 2025台中瑜人節全面解析|今夏強檔活動
延伸閱讀 >> 「壯」遊運動界,「瑜」你一起找回身心的平衡點 共享健康時光!
延伸閱讀 >> 2025瑜珈繩推薦排行|年度精選
延伸閱讀 >> 媽媽也能自在練習|孕期瑜珈老師專訪